紅色經典書籍讀后感400字精選3篇
時間:2024-04-15 10:10:27 瀏覽:66506
《小兵張嘎》中的嘎子這個人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他的形象無論在電視上、電影上和書籍上都經常會出現。他是中華兒女心中的英雄,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不僅看過了《小兵張嘎》這本書,也看了幾集關于他的電視連續劇,他的故事讓我感動,他的精神讓我敬佩。
張嘎子生長在抗戰時期,和奶奶相依為命。因為奶奶的原因(奶奶為了掩護八路而壯烈犧牲在日本軍的刀下),他痛恨日本人,痛恨他們殺害我們無辜的中國同胞,他要為奶奶報仇,為無辜犧牲的八路和親人們報仇。他立志要當紅軍,參加抗日戰爭。書上主要寫了嘎子的機智、勇敢,和紅軍配合得天衣無縫,救出了老鐘叔,最后打倒了日本鬼子。他不僅為奶奶報了仇,而且勝利之后隊長為了鼓勵他,送給他一把一直以來他夢寐以求的槍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表現了嘎子的機智和勇敢。一個英雄少年的形象。他能想出用柳條綁在小狗“小虎”的尾巴上,然后點燃后使的小狗到處亂竄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從而使紅軍安全逃脫;他為了幫助紅軍解救老鐘叔,吸引敵人的視線,在沖鋒的時候被子彈把小腿打傷。別看他年紀小,可他卻表現出了長于我們孩子所能做到的事情。
嘎子的嘎氣、頑皮,這都是一個孩子應有的性格,可他的嘎氣和頑皮同樣也用在了抗戰上面。他的有些點子也是其他孩子所想不到的,有些確實也派上了用場。他表現出了對自己同志的忠誠和熱愛,對敵人的輕視和仇恨。嘎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我們現在不是處于戰爭時期。我們要學習他的堅強,學習他的勇往直前。
雷鋒這個名字你一定耳熟能棄,這個暑假,我又讀了《少年紅色經典——雷鋒》,他的事跡再次令我深深的感動……
雷鋒出生在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呱呱墜地,迎接他的不是笑聲和溫暖,而是饑餓和寒冷、苦難。在他剛懂事的時候,他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和媽媽先后被地主逼死,弟弟也病死了,只有六奶奶和他相依為命。然而苦難沒有遮住雷鋒心中的陽光,卻更讓他意思到人生的真諦——活著,就要如太陽,發一分光,發一份熱,誠心誠意的為人們服務。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不娛樂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自己生命的崗位?”這是雷鋒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又一次雷鋒去趕早班車,忽然,看見一位大嫂旁有許多人圍著他,原來那位大嫂找不到車票了,雷鋒把自己的車票給了那位大嫂。陳五爹的老大爺,他雙目失明,孤單一人,雷鋒總是隔三岔五地幫助他。
可是,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鋒在指揮戰友倒車時,汽車輪一滑,流進了到變小水溝,碰到了一根柱子,那根柱子倒向雷鋒,就這樣,雷鋒犧牲了。雷鋒溫暖的雙眼,就這樣閉上了,他那美麗的心靈也停止了跳動。
雖然雷峰死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們心里,他的精神會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發揚光大!
幾日前,有幸得一好書——《紅色家書》,瞬間我就被她質樸、大氣的裝幀所深深地吸引了,整個封面都是革命的火色、是國旗的鮮紅、是我們祖國幾千年文化沉淀特有的中國紅,暗示著書中包含著無數革命先烈拋灑的鮮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翻開這本《紅色家書》就被他震撼,那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書信、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文字,一次次沖擊著我的心靈深處,靈魂的盡頭,讓我不禁潸然淚下。什么是個人家庭的小愛?什么是民族革命的大義?這本《紅色家書》讓我這顆久處于和平年代的青年一代,對先輩們的革命理想信念有了一次更加深入的詮釋。
合卷閉目休息,不禁陷入了沉思,思緒跟隨著一封封家書返回到那烽火連天的年代。誰無父母?誰無妻女?誰不在乎生命?那些革命烈士的錚錚烈骨敢于挺身在敵人的刀槍之下,用性命去堅守革命的道路,用生命去追尋革命的理想,捫心自問我們這一輩人能做的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