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讀后感300字左右范文(精選三篇)
時間:2024-03-31 00:10:38 瀏覽:9205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隨著一首《我和我的祖國》的歌曲,進入這本書中。祖國這個新的"太陽,在他照耀之下的民族—-中華人民都對他愛比母愛,親比江河。
《我和我的祖國》這本書的作者是張海迪,她是我們山東文登人,她為這本書付出了許多汗水,為國歌頌傳奇故事。
這本書的內容更是五彩斑斕,絢麗多彩。在中國這里有一位“黑色的金子”—-王進喜,這位偉大的石油工人,他用這一生的時間和精力為國家大慶油田的開發所付出。1960年王進喜身受重傷,還堅持在開發石油的一線,最后因勞累過度胃癌去世,這位英雄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在中國有一個名叫“北斗系統”導航,這個導航是世界第四個導航。世界上精確最高的原子鐘,授時精度達到百億分之三秒,是為人類指路的最佳伙伴。這些都是中華人民做出來的,是領先全世界的,我們要感謝他們的付出。
在我們大中國不是只有“北斗系統”,還有比“3G、4G”更加高級的“5G”。“5G”就是“更高、更大、更快”的代名詞—-視頻更高、寬帶更大、速度更快。能隨時觀看超高清視頻,這就是“5G”帶給老百姓們的福利。
中國女排,一個名揚中外的名字,是女排運動員們用努力和汗水得到的。她們用“滾上一身泥,磨去幾層皮,苦練技戰術,立志攀高峰”的志氣,用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冠軍,振奮了一個又一個的新時代,這就是“女排精神”讓世界刮目相看,女排萬歲!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1999年12月20日,澳門也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中華民族長久期盼的一個瞬間,這也是永載世界史冊的一個瞬間。
王進喜的為國家,不惜一切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北斗系統”和“5G”的發明和做時的每一滴汗水都值得我學習;女排的不服輸的精神也值得我學習;香港和澳門也是因為中國的強大而回歸的。
我為我是中國人感到驕傲,轉眼間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七十一歲了,在這七十多年里,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身為新中國的小學生,為祖國的日新月異感到無比自豪,為祖國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驕傲。我立志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中“相遇”的章節,講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這讓我不禁想起了總書記的話:“兩彈一星”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好的精神能夠產生民族的凝聚力,支撐起民族的脊梁,轉化為具大的物質力量。“兩彈一星”的創業階段、實現過程,始終貫穿著科學家、科學專家們忠于祖國、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立志報國的堅定信念和優秀品質,而“兩彈一星”精神的民族性、思想性、求實性和先進性應該成為當代黨員干部的必備品質。
“兩彈一星”精神的民族性,就是要愛黨愛國、顧全大局護國威。我們黨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對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更加清醒,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時刻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時刻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干事創業,
“兩彈一星”精神的思想性,就是要堅定理想、立足崗位創業績。很多干部在走向工作崗位之時,滿腔熱血想干出一番事業的。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忘記了當初的理想,懈怠了工作的激情。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始終保持一顆作為之心,充分發揮個人知識和能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出一番業績。
“兩彈一星”精神的求實性,就是要求真務實、敢于擔當嚴守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敢于擔當是新時代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黨員缺少擔當的勇氣,工作中不敢動真碰硬,不能實事求是,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工作成效,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以舍我其誰的政治擔當和勇氣,做黨章黨紀黨規的堅決捍衛者,同一切違紀違規行為和不正之風作斗爭,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堅守紀律底線,抵制不良風氣。
“兩彈一星”精神的先進性,就是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面向未來,面向挑戰,我們的黨員干部要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充分展現共產黨人的本色初衷、雄心壯志和使命擔當,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我和我的祖國》中“前夜”的章節,講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三個字“不容易”。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建黨到建軍、建國、建設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今天所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勞動人民一點一滴干出來、拼出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全國人民對黨的充分肯定。飲水思源,黨帶領人民取得的這些優異的成績,這些成績的背后有犧牲、有汗水、有壯志,一切成果都來之不易。
首先是建國初期時重建的不容易。1949年建國之初,全國都是戰后的滿目瘡痍,國際社會很多國家不承認,國民黨在西南有殘余勢力負隅頑抗,同時在逃去臺灣時帶走了全國的重工業設備和專家人才,當時全國要工業基礎沒有工業基礎,要農業生產沒有農業生產,缺人才、缺設備、缺技術。但是這些艱苦的條件并沒有嚇退共產黨人,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勝利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第一個五年計劃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帶領中國走向了正確發展的軌道,為國家的后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改革開放后發展的不容易。改革開放之初,雖然國家有了好的政策,有了好的指引,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人民群眾還是不太敢放開手腳去打拼,擔心有各種各樣的風險。在這個時候,還是共產黨人站了出來,有的是繼續在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群眾指導,有的是自己主動辭職下海創業,主動放棄自己的“鐵飯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改革開放的建設浪潮當中。在共產黨人的帶領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最后是經濟發展后改革的不容易。我國經濟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一系列其它國家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國家的經濟發展進入了深水區,必須要通過改革才能使國家這艘大船平穩航行。但是改革會觸及到一大部分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巨大阻力。但是這些都不會難倒共產黨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未雨綢繆,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以搬石頭上山的勇氣全面推進各項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些成績經得起時間、實踐和歷史的檢驗。國家的每一項榮譽、每一個成果、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我們去珍惜和守護,吾輩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到來之際,跟親愛的黨說一聲: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