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讀后感500字精選四篇
時間:2024-05-11 00:10:19 瀏覽:27202
《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當我還在孩提時代,就已熟背了毛澤東同志的這三篇文章。同時在自己的腦海里也深深地刻下了張思德這個廣為傳頌的名字。但當時,只是對字面的認識,多少年過去,自己對《為人民服務》的理解也還是幼稚而膚淺的,對張思德的了解也僅限于他在燒木炭時,因炭窯倒塌而犧牲。今天,重溫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感受頗深,我們黨只有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就有希望,人民的利益就有希望,中華民族的復興就大有希望。
六十年前,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主席在為一個普通戰士召開的追悼會上,發表了演講。這篇重要著作和著名演講,它所體現的真知灼見,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深深地影響和感染著中國人民。
在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在歷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老百姓冒著殺頭的危險自發地行動起來,掩護共產黨人,支援前線,搶救和運送我軍傷員,為的是什么?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解放人民大眾奮斗的,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身上,寄托著勞苦人民的希望,寄托著民族的希望。這是我們的敵人和任何反動派所無法做到的。
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建設熱情空前高漲,數以億計的中國人結束了一百多年來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緊密地團結在共產黨的旗幟下,過上了幾千年來未曾實現的幸福生活。黨的正確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得到了最大多數中國人的支持和擁護,這又是為什么?是因為我們黨是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是始終堅持不懈地為中國人民謀利益的。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這是人民心中那桿稱稱出來的結果。
學習了這篇文章,感受又不相同,思想和靈魂又受到一次撞擊,使自已從渾渾噩噩的困境中驚醒過來。毛澤東主席作為一個黨的領袖,能為一個普通的戰士開追悼會并致詞,為一個作過點滴小事的普通人寄托哀思,充分體現了在黨員面前人人平等的崇高境界,人與人之間無高低貴賤之分的思想境界。現在,個別同志個人升遷了,就覺得了不起,脫離了與同志們的聯系,高高在上。總認為自已當官了就應該享受一定的待遇,忘記了他的崗位變了,責任重了,工作也應該更加勤奮,學習也應該更加努力,為人民服的意識應該更加增強,而非坐高檔車、住舒適房、吃喝花公款;而非向社會、向他人多索取什么。在這篇文章里,毛澤東主席還提出“如果我們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但是,現在黨內的民主不多了,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見了,有些同志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怕別人提意見。為什么呢?因為他本人的屁股不干凈。這種風氣是不正的,是與黨的宗旨背道而馳的。我們廣大黨員寄希望于民主集中制的蓬勃興起,寄希望于黨內的監督,寄希望于廣泛地、經常性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寄希望于黨的優良傳統和良好風氣的繼承和發揚。
近年來,就我個人而言,由于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使我失去了斗志,喪失了自已做人的原則,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了,工作的開創性沒有了,有的是按部就班的上下班。重學這篇文章,煥醒了我的良知。我將學習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像任長霞、牛玉儒和工商戰線的模范人物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做一些平凡的小事,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到把每一件事做好。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端正自已的思想認識,重新煥發自已的工作熱情,改造自已的人生觀、世界觀,使自已成為一個為人民服務奮斗一生的人。
細細讀來,《為人民服務》一文是毛主席通過張思德的個人事跡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號召全體革命隊伍成員要勇敢的面對現實、團結一致向前看,為理想而奮斗。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隊伍中的一個同志。”主席同志一開篇就點出了主題——為人民服務,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只有自私的心,又如何構筑現今政府所倡導的和諧社會?因此我們一定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雖說人總是要死的,但如果因為違背道德或違反法律而被人民所唾棄那將是非常不光彩的。最近的傷害學生的幾個案件中的作案人以傷害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為目的,給社會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像這些人不就已經沒有理由存在于在這個社會,他們理應得到法律嚴懲。
今天,我學習了毛澤東主席撰寫的《為人民服務》,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
毛主席通過悼念張思德同志,教育大家要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批評觀和團結觀,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張思德同志雖然一生沒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活著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時是為人民的利益犧牲,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
古往今來,許多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
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成功地提練“鐳”,當時每克鐳漲到10萬美元。
她放棄了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并毫不保留地公布鐳的提煉方法。
她對此的解釋很平淡:“沒有人應該用鐳致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
”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成功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使600多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
在榮譽面前,她選擇繼續在實驗室里進行著科學研究。
她們都告訴了我們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
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忙碌無畏而羞愧。
”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為人民服務的“活雷鋒”:救死扶傷的醫生,指揮交通的交警,無償獻血的志愿者,幫助失學兒童的無名氏,等等。
這些身邊的普普通通的人,以自己看似平凡的行動詮釋著為人民服務。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要傳承“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堅持做到出操排隊快靜齊,課間休息不吵鬧,上下樓梯靠右行,書包整齊又美觀,爭當講奉獻、講文明、講衛生的好少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我們要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