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讀后感500字大學生【匯編四篇】
時間:2024-04-22 10:10:38 瀏覽:94895
總結:《孫子兵法》這本書主要講了孫子的用兵法,有計篇、作戰篇、謀功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
計篇——我認為,孫子在這一篇中全篇主講了五個點:“道、天、地、將、法”。“道”是指政治的狀況與路線;“天”是指天時;“地”是指地利;“將”是指將領的指揮才能;“發”是指軍隊的法令與法規。有句話說得好,“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作戰篇——這一篇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實際工作,戰爭的輸贏對國家的人力、財力、物力都有著很大的關系。孫子曾說:“兵貴勝、不貴久”要速戰速決正應照了這句話。同時在國內厚賞出兵打仗的士兵,善待地方的俘虜來同時壯大自己的實力,取得勝利。
謀攻篇——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必以全爭于天下”,這句話就是孫子用兵技術的最高境界,孫子主張要集中優勢兵力與敵作戰,而且同時還強調了不懂軍事的君王干預軍事活動的危險性,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行篇——這一篇論述了如何依據敵我雙方軍事實力的強弱,靈活運用攻守兩種不同的形式,達到保己傷他的母的,而且行篇最重要的就是要隱藏自己的實力,使敵無形可循,要做到出其不意,克敵制勝,要給別人最致命的打擊,就要:“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勢篇——勢篇與形篇是有關系的,勢篇就是充分發揮將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利用和創造有利的作戰態勢,出奇制勝,巧用虛實,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有力態勢,打擊敵人,要巧用謀略迷惑敵人,調動敵人,占據主動,這樣才能取得了一個戰爭最后的圓滿勝利。
虛實篇——這一篇主要講述了在戰爭上兵術的虛實問題,在文中,孫子強調一點要抓住“虛”,“實”這兩個點,來避實擊虛,因敵制勝,就是孫子說的“避實而擊實”也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點要保持主動,從而變敵從實到虛,變己從虛到實。
軍爭篇——這一篇主要論述了在一般情況下奪致勝的條件和戰場上的主動權,中心點就是要如何及趨利避害,所謂軍爭就是一點要取得主動權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九變篇——這一篇主要論述了在作戰過程中,如何根據特殊情況,以靈活變幻的戰術,贏得戰爭的勝利,在篇中,孫子強調將帥必須做到全面,辯證的看問題,當自己遇到危險時,不能指望敵人不來不攻,應當做好充分的防備。
行軍篇——這一篇論述了軍隊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如何行軍作戰,駐扎安營,主要分處軍,相敵,附眾三個方面。在處軍方面我們應該要利用對我們有了的地形,避開不利的地形;在相敵方面應該正確的了解判斷敵情;在附眾方面我們應該做到賞罰分明。
地形篇——這一篇論述了利用地形的意義,以及軍隊在各種地形條件下進行作戰的基本原則,強調了在戰爭中地形取勝的總要性。
火攻篇——火攻篇主要論述了火攻的種類、條件、實施方法。孫子認為以火助攻,是提高部隊戰動力,奪取作戰勝利的重要方式,在使用火攻的同時,君主和將帥對戰爭要謹慎從事,也能發揮得了火攻的作用,從而取得最后的勝利。
用間篇——《孫子兵法》的最后一篇————用間篇,論述了在戰爭活動中使用間諜的重要性,使用間諜要使付出的代價小而收獲大,但是孫子在文中把勝負主要歸結于間諜的作用。
今天,我讀了《孫子兵法之謀攻篇》其中“韓信一書平燕地”很是佩服韓信的.智慧。
故事是這樣的漢高帝二年,韓信僅4個月就滅魏破代,乘勝進擊趙國。韓信滅了趙國得知,趙國的某臣李左車向主將獻計但沒有成功。于是滅了趙國后獨不見謀士李左車,但發令愿出千金重賞,活捉李左車。
今天后,果然有人把李左車帶來了。所有的人都認為韓信定會將他處斬。可是韓信一見李左車竟親自松綁,像學生對師長一般恭敬,虛心向他請教攻打燕地的策略。但李左車婉言謝絕,韓信卻用百里溪幫助秦國稱霸的故事勸李左車。把李左車比作百里奚,并說出當初要不是陳馀沒有聽勸估計就沒有機會見他了。李左車見韓信如此敬重自己就幫了韓信。給他分析后出了策略,韓信連連點頭說:“好,就照你的意見辦。”果然燕國同意歸降。
就這樣,不用一兵一卒就攻下了燕國。所以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是我國最著名、最古老的軍事著作。它從戰略理論的高度論述了戰爭謀略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贍,邏輯慎密嚴謹奠定了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并且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我最喜歡先自保而后求勝,生活就常常會這樣。
在現代的商業范疇里,“商戰如兵”。但是,我們利用《孫子兵法》中所蘊育的不變的真理內核,往往可以立于難敗之地。只要一個組織,無論公司、甚或班級,就有斗爭,就有競爭,就有管理,《孫子兵法》就有用武之地。
如“知己知彼,百戰不貽”,難道不是么?無論我們在商業競爭里,無論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這都是必須的。不了解情況,就像緣木求魚一樣,難。中國最偉大的老人家孔夫子曾經說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每一個老師對于學生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解學生的特點,掌握學生的愛好,引導學生的需求,孔子說:“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認為,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貽”的最好闡釋
一個故事之所以人盡皆知是因為它包含著永不泯滅的人性,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其蘊含著不朽的精神傳奇,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享譽中外是因為它時時奏響著真于美的旋律。當它們匯集到一起,就搭起世界最神圣的文學殿堂。暢游其間,我們將跟全世界的人們一起欣賞美麗、感語真諦,與他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平和老師能把古代的《孫子兵法》甚至現代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理論都恰到好處地運用在教育教學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來詮釋教育現象,那么獨到那么精辟,我更慚愧了,因為自己對《三國演義》,《論語》等古書的閱讀就像蜻蜓點水般,《孫子兵法》這樣的書更是沒有看過。心中沒有淵博的知識怎么能夠在課堂上旁征博引,怎么能在班級管理領先一籌呢惡補自己的教育理論書籍的不足,這是我學習《班主任兵法》一書后的又一個收獲。
《班主任兵法》更成了我的管理秘籍,我知道不可能照搬硬套平和老師的招數,形似不如神似,我總能從中找到解決的妙計。我們通常在孩子丟了東西后不是恐嚇就是苦口婆心地教育,但收效總是甚微的。平和老師在《打草驚蛇》里關于丟失的好譯通的調查,“鋪開場子,故意把草撥得嘩啦啦地響,為的就是讓蛇自己出來。”這招真靈!我還借用這招也破了一個“賽車大案”呢。感謝《班主任兵法》這個秘籍幫我打開了思路,給了我啟發。
平和老師能把班級工作做得這樣獨到這樣深入,緣于他對學生的那顆愛心,一個對工作執著熱情有責任感肯動腦的老師才可以做到這樣。我們小學多得像我這樣的女教師――對孩子溫情脈脈的女教師,但我們也需要像平和老師這樣把愛深藏在心里的男老師。也許在新的一學期我應該也來點“黔驢發威”,偶爾也來一些冷面孔,恩威并施。因為教育不管和風細雨式還是電閃雷鳴狀的,不管是鼓勵還是懲罰,只要我們心中對孩子心存愛心,我們的教育都是正確的。